足迹
公元前1000年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528 谁发现了会跳舞的基因(第1页)

一秒记住【xiaoyanwenxue】精彩无弹窗免费!“世界历史1000问(超值金版)(.)”!

528.谁发现了“会跳舞的基因”?

巴巴拉·麦克林托克是美国遗传学家,1902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1923年在康乃尔大学农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1927年获植物学博士学位。而后,麦克林托克主要从事玉米遗传学的研究,在玉米中发现了“会跳舞的基因”。她一生未婚,但对玉米可以说是情有独钟。有关玉米染色体遗传变异的许多重大发现(如易位、倒位、缺失、环状染色体、双着丝粒染色体、断裂—融合—桥周期和核仁组织区功能等)都与她有关,她还成功地阐明了脉孢菌减数分裂的全过程。可以说,她以玉米遗传学的研究成果推动和促进了细胞遗传学这一遗传学分支学科的建立。但是,真正使她名垂科学史册的却是她在玉米中对可移动基因——转座基因(俗称“会跳舞的基因”)的研究。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现线性排列,基因与基因之间的距离非常稳定。常规的交换和重组只发生在等位基因之间,并不扰乱这种距离。在显微镜下可见的、发生频率非常稀少的染色体倒位和相互易位等畸变才会改变基因的位置。可是,麦克林托克竟然发现单个的基因会跳起舞来: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置跳到另一个位置,甚至从一条染色体跳到另一条染色体上。麦克林托克称这种能跳动的基因为“转座因子”(目前通称“转座子”)。尽管“转座基因”的概念她在1938年就已提出,但是这一调控系统却是她从1944年至1950年整整花了6年时间才完全弄清楚的。

麦克林托克理论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她发现能跳动的控制因子,可以调控玉米籽粒颜色基因的活动,这是生物学史上首次提出的基因调控模型,对后来莫诺和雅可布等提出操纵子学说提供了启发。转座因子的跳动和作用控制着结构基因的活动,造成不同的细胞内基因活性状态的差异,有可能为发育和分化研究提供新线索,说不定癌细胞的产生也与转座因子有关。转座因子能够从一段染色体中跑出来,再嵌入到另一段染色体中去,现代的DNA重组和基因工程技术也从这里得到过启发。转座子的确是在内切酶的作用下,从一段染色体上被切下来,然后在连接酶的作用下再嵌入到另一切口中去的。

一秒记住新域名 www.xywxw.net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else{};

重生后乔小姐运气超级好  我真不是逗比主播  李北斗程星河  万人之下  龙珠之不一样的布罗利  开局获得了超兽武装冥王的实力  快穿之对不起,我是炮灰  这个反派可真像男主  开局诅咒你不死不灭  老子是最强皇帝  他养的小祖宗又撒野了  我的男神来自前世  穿书女主苏炸了  抗战之铁血悍将  都市之至尊狂少  圣灵大陆:开局紫气东来  都市:开局和魔王领了结婚证  从海洋开始求生之旅  豪门重生:叶少,慢慢撩  荣耀之传奇回归  

}else{};